11月16日下午,根据教学计划,我校思政选修课《红色上海史》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在任课教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教授带领下,十余名学生怀着对革命先驱的敬仰之心,集体来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地----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及淮海中路567弄6号渔阳里,走进党团创建的现场,实地探访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接受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和红色文化教育课。
在南昌路100弄门前,徐老师以“一条南昌路,半部民国史”为题,介绍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由来和特点、南昌路上的红色文化遗址等历史知识。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徐老师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大家解说建党先驱陈独秀在这座石库门内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仔细聆听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成立、中共一大在此筹备以及中共一大中央局在此办公等建党历史。
随后,一行人移步到团中央机关旧址,这里曾是共青团早期活动的中心,见证了无数青年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身影。在解说员的介绍下,学生们驻足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共青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一时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先驱们进行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驱们为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真聆听讲解,还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徐教授不时穿插讲解,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物相结合,使党史学习更加鲜活、生动。
看着那一份份泛黄却充满力量的杂志,学生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陈独秀、俞秀松等先驱为唤醒民众、推动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都提交了观后感,表示这次实践学习不仅让他们对党团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以这次参观学习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探访红色地标、开展实践学习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课,更是上海科技大学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探访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撰稿:吴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