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学院《电力电子》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作为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024年6月,该课程入选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同时获评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由傅旻帆教授(团队负责人)、王浩宇教授、梁俊睿教授、刘宇教授和刘闯老师组成,其中三位教师兼任学院党务工作。团队注重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傅旻帆教授凭借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在2023年获得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电力电子学是一门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赋能型学科,其进步依赖于功率器件的创新与新兴应用的发展,并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电力电子》课程紧扣学科发展规律和国家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设计、案例精选、专业内容升华、课程考核与专业规划、产业介绍与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课程团队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电气化进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系统介绍我国电力电子产业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担当意识。此外,课程团队积极拓展教学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B站、知乎、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课程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推进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